|
|
|
|
|
|
|
|
|
|
|
|
|
|
|
|
|
|
您的位置:首页 >> 团刊简报 >> 江西团讯
字体:[] [] []

江西团讯 2015 第12期 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焕发绚丽光彩
——全省30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06日

  寻访红色足迹、开展乡村支教、体验农村生活、参与扶贫济困、深入走访调研……今年夏天,在赣鄱大地,从红色圣地、工厂车间到大山深处、农村社区,到处都留下了一个个靓丽的青春身影。全省30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在火热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砥砺青春、点亮人生、焕发光彩。

  2015年,全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以“践行‘八字真经’ 投身‘四个全面’”为主题,组织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奔赴基层,走进革命老区、农村社区、工厂车间等,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据统计,全省73所大中专院校共组织2287支实践团队、30余万名大中专学生参加,建立实践基地422个,开展专题调研项目近4000个,举办培训1921场、文体活动1205场,发放宣传手册40余万份,义务维修家电1.56万件,义诊1.52万人次,各级媒体刊登活动报道3027篇,取得良好反响。

  一、传承红色基因,踏遍红土受教育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各高校紧紧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纷纷组织服务队走进南昌、井冈山、瑞金、兴国、于都等红色革命圣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红色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红色革命教育,传承红色文化,激活红色基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一是开展红色足迹寻访。以“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主题,通过开展“井冈情·中国梦”专项行动、“万人重走红军路”等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学生走进红色革命故地,收集红色歌谣、红色诗词,创作红色文化作品,让他们在耳濡目染的参观学习和身体力行的亲身实践中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社会实践队将红色文化资源与陶瓷特色相结合,把井冈山革命历史风景区、茨坪毛泽东旧居、八角楼、黄洋界等10大教学点在瓷板画上进行创作,将深厚的井冈山文化、井冈山精神、革命历史故事与悠久的陶瓷相结合,弘扬红色文化,赋予时代新意义。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井冈山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组织服务队赴瑞金、兴国等地开展红色足迹寻访活动,开展实地考察、查阅档案、寻访老红军、帮扶红军后代、开展红色资源开发保护调研等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二是开展抗战主题寻访。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组织1000余名大学生骨干,开展“走访一个抗战地点、追溯一段抗战记忆、收集一个抗战故事、开展一次抗战志愿帮扶、接受一次抗战教育、创作一个抗战文化产品”“六个一”抗战主题寻访实践活动,让他们在面对面、实打实的实践服务中触摸历史脉搏,深刻了解那段烽火岁月的故事,感受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品格,帮助他们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服务党政大局,助推崛起长才干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三下乡”社会实践始终坚持的工作主线。全省各大中专院校紧紧围绕“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广泛组织实践服务队深入城镇、乡村、园区、企业等,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华东交通大学、南昌理工学院、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等高校共组织13支服务队赴共青城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开展“四个全面”战略宣讲、调研当地“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助学助医志愿服务等,为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共青先导区建设。南昌航空大学、赣南医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等学校组织服务队深入南康、赣县、于都、寻乌等地,通过开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新型城镇化调研、居家养老社会调查、送医送药、支教扶贫等,组织青年学生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助推精准扶贫。围绕省委省政府打好精准扶贫战的重要部署,今年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将助推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内容。全省共组织327支服务队赴72个县区开展扶贫济困实践服务,通过开展政策宣传、科技支农、培训指导、困难帮扶等形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如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学院等服务队纷纷结合专业优势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帮助开发APP推广乡村旅游文化,开通官方网页展示美丽乡村,推广当地农副产品等,助力“互联网+农村”、“互联网+农资”、“互联网+农梦”,为乡村脱贫致富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南昌师范学院服务队为吉水县水田乡孔巷村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开展专项调研,为当地打造3A级乡村旅游景区出谋划策,助力当地乡村脱贫致富。三是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全省各大中专院校的215支服务队,先后赴57个县区,通过开展绿色生态宣讲、环保作品创作、环境治理调研、生态保护规划,参与共青团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广泛宣传绿色理念,传播绿色文化,用实际行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如南昌工程学院“美丽中国行”服务队深入婺源古村落开展卫生建设、水资源保护、古村落文化保护及开发等调研,为推动绿色婺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服务队走进于都县开展水域河流环境调查,为解决当地水环境的污染防治提供对策。

  三、聚焦基层群众,连心服务作贡献

  各大中专院校团组织始终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在基层一线,聚焦在广大群众,要求各实践服务团队在出征前普遍开展以“群众路线”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始终关注群众需求,急群众所急,思群众所思,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一是扎基层建立定点结对联系机制。鼓励各大中专院校服务队与基层实践地建立定点结对联系机制,长期定点开展实践服务,明确要求参评优秀服务团队的单位必须与实践地签订3年以上长期定点合作协议,推动各校均有服务队建立了长期定点实践服务基地,使得服务时间由“三下乡”向“常下乡”、“常在乡”转变,服务地点由“打一枪换一炮”向“长期结对”转变,服务内容由“蜻蜓点水”向“下马看花”转变。如东华理工大学组织服务队连续20年赴金溪县陆坊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当地群众开展爱心支教、家电维修、扶贫济困、专项调查等实践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当地政府、群众和留守儿童的高度认可和热情欢迎。二是解民忧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各服务队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在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真情交融中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所想,与当地群众心连心,尽心尽力解民难、分民忧。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社会实践服务队志愿者们访农户问民情民意,深入农村各地开展水资源保护、资源开发、教育公平等社会调查研究,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宣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大意义,普及国家深化改革的惠农等政策举措,让群众深刻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走田间为农民提供农技人员培训、“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义务维修等科技支农、科技惠农服务,入街头为当地居民开展健康普查、义诊、针灸推拿、送医送药等服务。南昌大学护理学院“爱佑童心”志愿者服务队与北京“爱佑童心”慈善基金会坚持八年走访江西省各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为患病儿童免费义诊,为家长普及相关的护理知识,给患病家庭送去了呵护与帮助。三是共筑梦点亮敬老助学“微心愿”。以生活困难群众、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为服务重点,与贫困留守儿童结成亲情关爱对子,为他们提供课业辅导、心理疏导、自护教育、亲情陪伴,帮助贫困留守儿童感悟家庭温暖、感受社会关爱;向空巢老人、残疾人士免费提供体检、健康护理,送去文艺演出精神食粮。如赣南师范学院组织服务队赴瑞金等地开展“五进一心愿”教育关爱活动,通过宣讲、音乐、美术、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他们还走进敬老院、学校等地,收集当地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的“微心愿”,通过网络微博等方式扩散出去,号召社会更多人关注关爱这些特殊群体,认领并帮助他们实现“微心愿”。


网站介绍 | 团省委信箱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问题反馈
版权所有: 共青团江西省委
技术支持:江西省信息中心